2009年8月29日 星期六

大记者陆铿已逝,中国还有陆铿吗?(法国国际广播电台)

被称为"海峡两岸记者第一人"的陆铿,去年6月21日于美国旧金山逝世。今年8月21日是他90岁冥诞。一本他生前友人和新闻界人士100多人撰写的《大记者―陆铿纪念文集》,近日在香港出版。他的骨灰8月21日这一天安葬于他的家乡云南昆明名人墓园。

《大记者―陆铿纪念文集》由陆铿生前伴侣崔蓉芝策划,陆铿生前友人、香港《动向》杂志和网络杂志《新世纪》主编张伟国编辑。张伟国的编后记题为《空前绝后的陆大哥》。

陆铿,人称陆大哥,一生波澜壮阔,绚烂多彩

他是中国最早的广播记者,二战期间赴欧洲战场采访。后出任国民党中央机关报《中央日报》副总编辑兼采访主任。而后自行创办《天地新闻日报》。上个世纪80年代,又在香港创办《百姓》杂志。

作为记者,上政府的黑名单不简单,陆铿先后上过台湾国民党和大陆共产党两边政府的禁止入境黑名单。坐牢更不简单,他不但坐过国民党的牢,又坐过共产党的牢长达22年。陆铿自诩:他的一生只有两件事:作记者,坐牢。对此张伟国说:"在新闻第一线,对于有风险的事情,他眉头皱都不皱,杀头也不怕,坐牢更不怕了。他的一生,印证了中国新闻界很严酷的现实:没有坐过牢的记者不是好记者。"

陆铿的新闻生涯,人津津乐道的是:在昆明坐共产党的牢时,险些被拉出去枪毙。人之将死,他竟然为枪毙自己的新闻拟了一条标题:"万人争看杀陆铿"。标题拟妥,好一阵得意。

而陆铿新闻生涯最经典的两段,一是担任《中央日报》副总编辑时,反对"先中央、后日报",主张"先日报、后中央"。他在《中央日报》上揭露孔祥熙、宋子文贪污外汇3亿多美元。他对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威胁他"人只有一个脑袋"的回答是:"这个脑袋是可以不要的"。并且在蒋介石召见他当面追问消息来源时,他拒绝透漏。另一段经典是采访中共总书记胡耀邦,写成2万多字报道,极为轰动,并成为导致胡耀邦下台、郁郁而终、引发悲壮89民运的间接因素。

谈到大记者陆铿一生在中国新闻战场上横枪跃马,张伟国表示60多年前,国民党《中央日报》的陆铿已经实践的"先日报后中央",其实就是后来共产党《人民日报》的胡绩伟为之奋争而终不可得的"人民性高于党性"。张伟国说:"有时候我很悲观,看陆大哥这些成就,对比国内新闻工作者,你要像陆大哥那样搞新闻,想都别想。中国不可能再出第二个陆大哥了,找不到让陆大哥这样的记者施展的舞台了。"

那么,中国真的不会再有陆铿了吗?张伟国悲观之余,又有所感悟,表示某种程度的乐观。他说:"虽然中国记者里没有陆铿,但是中国的网友里,倒是出现了无数的陆铿。他们什么都不怕,像邓玉娇这种事情,杨佳这种事情,几乎全是网友在推动。像最近,四川审判黄琦、审判谭作人,网友非常壮烈,就像陆大哥一样意气风发,在网络上随处可见陆大哥,他的精神,他的灵魂,在中国的网络上再现。"

2005年,陆铿罹患老年痴呆症07年获准一次性回国探亲。至逝世,他的名字仍在中国政府禁止入境黑名单上。

8月21日,陆铿如愿家乡长眠。崔蓉芝带着《大记者――陆铿纪念文集》前往昆明安葬陆铿。陆铿的墓碑上刻着他生前为自己撰写的墓志铭,只有一句话:"中国一记者陆铿葬于此"。

以上《当今世界》专题:大记者陆铿已逝,中国还有陆铿吗?是由特约记者王山从美国旧金山播报。


《大记者――陆铿纪念文集》由香港新世纪出版社出版,田园书屋经销】

沒有留言:

严家祺:陆铿特有的“习性”是不能复制的——纪念陆铿诞生100周年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【图】胡耀邦1986年在中南海会见陆铿   http://upload.bx.tl/cgi/blog/temp6/201903161630231.jpg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