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4月30日 星期四

孙秀蕙:冷静解剖人性悲剧

——见证时代·充满情感的《陆铿回忆与忏悔录》


放眼坊间由资深传播界人士撰写的中文回忆录并不算多,某些著作由采访者而 非主角本人撰写,不是以偏盖全便是歌功颂德,委实乏善可陈。真正能纵横历史、见微知著、且以新闻专业素养的角度出发,搜集资料不懈,加以缜密考证者,也唯 有最近出版,资深记者陆铿撰写的《陆铿回忆与忏悔录》可作代表。

陆铿是政治大学前身,设于重庆南温泉校区的中央政治学校新闻专修班系友, 毕业之后曾任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,堪称中国第一个广播记者。抗战胜利之后升任南京中央日报副总编辑兼采访主任,后至香港担任中报主笔,并与胡菊人创立“百 姓”杂志。根据回忆录所述,陆铿的记者生涯,仅能以“传奇”二字形容。他在毕业后不久与同学一同经营克难小报“侨生报”,率先发布了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消 息,二次大战结束后随盟军总部采访,足迹踏遍整个欧洲,后来担任中央日报编辑主管,因揭发孔宋贪污案而得罪国民党。陆铿曾随蒋介石访东北、并与当时调停国 共问题的马歇尔八上八下庐山。后来由于在国民党的内部斗争中介入,有意在阎锡山组阁的计划中担任发言人,成为中共罗织入狱的最大罪状。

出人意料的坦白

翻开中国近代新闻史,似乎还没有任何一个记者像陆铿具有如此“辉煌”的事 迹:他先后坐过国共两党二十二年牢,出狱后又因不同理由得罪两党,同时被海峡两岸列为黑名单。难能可贵的是,大部分的人写回忆录,不免要选择性记忆与遗 忘,针对自己辉煌的历史大书特书,而刻意回避自己的缺失与遗憾。身为新闻专业记者的陆铿倒是出人意料的坦白,对于自己在新闻处理与判断的缺失绝不隐瞒,对 照现在某些媒体处理新闻犯错却死不认账,或对读者抗议置若罔闻的现象,真有如天壤之别。

对我来说,一九九四年出版,由前纽约驻中东采访主任Thomas Friedman撰 写的“从贝鲁特到耶路撒冷”,与今年七月出版的陆铿回忆录,都可算是大部头的新闻力作。前者以新闻记者的眼光,冷静剖析中东的政治与种族冲突,呈现相当清 晰的历史与战争的面貌。后者虽属情感之作,但作者仍能靠着其他人的回忆与相关资料,剀切陈述中国政治与言论自由之间千丝万缕的问题(陆铿因此深受其害), 并以乐观的自由主义观点看待自身命运。大约是信奉老子祸福相倚的哲学,陆铿早年担任战地记者的春风得意,坐牢期间经历大陆的饥荒却没有饿死,后来在香港与 胡菊人携手合作再创新闻事业,说来不是一个热爱新闻工作而具有坚强韧性的人,还真是做不了呢!

阅读本书,大约可从几个重点下手:若是希望从此书了解大陆易手之前的新闻 事业状况而又不会刻意对国府歌功颂德的,可参考本书前半段到二一三页,陆铿对于当时世界时势的诡谲(冷战)、国共和谈的状况(无望)、政治人物的执拗与工 于心机、探访新闻时的技巧与如何素描人物,均有精彩的叙述。书中后半部由于作者牢狱之灾故,除了出狱到香港担任中报主笔外,对于傅朝枢办报有所批判外,对 于新闻着墨较少。若是读者希望从书中了解国共两党的特性,前半部对于大陆易手前国民党个性剖析较多,而后半部则描绘共产党的狱政与外部环境的变迁,从大鸣 大放到文化大革命,对照几名国民党官员坐牢的状况,大约也就是历史悲剧的缩影,这个部分与台湾5060年代的白色恐怖,倒是有惊人的雷同性。

大风大浪后的冷静

说起来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,倒不尽然是作者丰富的新闻作战经验与采访历史,而是经历大风大浪者解剖人性悲剧那种出乎预料的冷静。陆铿在书中提到李鸿章曾孙李广平死后凄凉的状况:

(李)广平的一位亲戚后辈李量才和包括我的两个儿子可望、可信在内的几 个学生出面办后事。由于文革武斗死人太多,昆明市棺材店的棺材早已卖光,不得已只好按伊斯兰教的仪式在昆明市郊山麓挖了一个坑,由我妻子杨惜珍拿出三十元 人民币买了一匹白布把广平的尸首裹起来埋葬。据可望后来告诉我,坑挖好后,可信还躺到坑里试了一试,说怕李伯伯的腿伸不直。就这样,一代才子结束了充满无 限遗憾的一生。”

若非经历生死交关、见识整个时代悲剧,并悟出祸福相倚的老子哲学,相信陆铿也写不出这六百多页,回忆有之、忏悔有之、真情感有之,洋洋洒洒的回忆吧。

(作者为台湾政大新闻系副教授)

沒有留言:

严家祺:陆铿特有的“习性”是不能复制的——纪念陆铿诞生100周年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【图】胡耀邦1986年在中南海会见陆铿   http://upload.bx.tl/cgi/blog/temp6/201903161630231.jpg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...